那一瞬间,我心里泛起了一种说不清的委屈——既不是痛彻心扉的伤害,也不是愤怒到发抖的愤慨,而是一种深深的失望:被别人当众欺负,而我的丈夫,就站在我身边,却没有说什么。
那天是在一次亲戚聚会上,一个平时就喜欢“说话不留情”的长辈,当着大家的面讽刺我做事不妥,说我不会持家、不会教孩子,连说了好几句,话里话外都带着轻视和贬低。我本来只是笑一笑就算了,可她越说越过分,眼神里那种“你拿我没办法”的得意让我心口发紧。我下意识地看向坐在一旁的老公——我以为他会替我说句话,至少帮我挡一下。但他只是笑了笑,像没听见一样,甚至还尴尬地点了点头。
那一刻,我心里特别凉。
被人欺负是一次伤害,但更深的,是被最亲近的人“看着你被欺负,却不出声”。
回到家后,我没有立刻质问他,我只是一言不发地做事,他也明显感觉到了我的情绪。他后来拉住我问:“你是不是因为刚才的事生气?”我只是低声说:“你不觉得我刚才很难堪吗?”
他的表情有些无奈:“我当时也不太好插话,怕说重了场面更难看。你知道我不是不帮你,只是……我不想把事情闹大。”
这话听起来有理,可我心里的那道裂缝,却真实存在。我不是希望他冲上去吵架、替我“打架”,我只是希望他能站在我身边,用一个坚定的眼神、一句温和但有力的话,告诉对方:“你说得不对。”让我知道,在被攻击的时候,我不是孤立无援的。
这件事之后,我开始认真地思考:当我在亲密关系中受到外界伤害时,我该怎么办?我应该指望别人替我出头,还是学会自己站出来?
我发现,其实最重要的,不是“老公有没有保护我”,而是我有没有勇气保护我自己。
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,我不想再沉默不语、忍气吞声。我会选择礼貌但坚定地回应:“阿姨,我知道你关心我们,但我有自己的方式,请尊重我。”哪怕声音发抖,哪怕脸红心跳,我也要试着站起来——不是为了争个输赢,而是为了不让自己委屈。
同时,我也学会了告诉他我的感受,而不是把一切压在心里。男人有时候真的没那么敏感,他们不说话,不代表不在乎,而是不会处理情绪。他们需要我们教会他们:“在我难堪的时候,请你站在我这边;哪怕你一句话不说,也请握紧我的手。”
婚姻不是时时刻刻都风平浪静,但我们可以在一次次小风波中,学会彼此靠近、彼此理解。下次,再遇到那样的场合,我希望我们可以并肩而立,而不是我一个人咬牙微笑,强颜欢笑。
最重要的是,我学会了一个更成熟的姿态:做自己的靠山,同时也教会身边的人,如何成为我的依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