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,第一缕阳光洒在小镇的街道上,空气中弥漫着早餐摊上传来的豆浆和油条香气。小镇虽不大,但街道两旁的店铺早已开始营业,路上行人渐渐多了起来。公交车站旁,三三两两的乘客在等车,大家有说有笑,谈论着家常。
很快,一辆公交车缓缓驶来,停靠在站台旁。车门打开,一位售票员站在车门口,微笑着迎接乘客。与大城市不同,小镇的公交车售票方式有些特别——车费不是按距离计算,而是按照乘客的体型大小来收费。这项规则在小镇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,乘客们早已习惯。
独特的收费方式
乘客们依次上车,售票员熟练地观察着每个人的体型,并根据经验快速判断车费。
第一位上车的是一个身材瘦小的老爷爷,他拄着拐杖,步履缓慢。售票员微笑着说:“爷爷,您个子小又瘦,收您一元就行。”
“好,好!”老爷爷笑着点点头,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投进售票箱,然后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。
接下来是一位中等身材的年轻人,他背着一个大背包,站在售票员面前。售票员稍微看了看,笑着说:“小伙子,您标准身材,两元。”
年轻人点点头,拿出手机扫码支付。“这种收费方式挺有趣的,还挺公平。”
售票员笑着回答:“是啊,咱们这辆车座位有限,体型大的人占的空间多一些,收费自然就稍微高一点。”
有趣的对话
这时,一个身材高大的胖叔叔走上车,售票员微微一愣,然后带着笑意说道:“叔,您这身材,得三元哦。”
胖叔叔哈哈大笑:“我就知道!没关系,谁让我块头大呢?”他说着掏出三元钱递给售票员,然后选了个靠近车门的宽敞位置坐下。
一个小孩子跟着妈妈上了车,售票员看了看,笑着对妈妈说:“孩子太小,不占位置,不收费,您自己投两元就行。”
孩子听了,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问:“阿姨,那如果我以后长高了,是不是要多付钱?”
售票员点点头,逗趣地说:“是啊,你长得越高越壮,就要交更多的钱哦!”
孩子嘻嘻一笑:“那我还是慢点长吧!”
车厢里响起一片笑声,大家对这种特别的收费方式早已习以为常,并且觉得很合理。
特别的情况
当然,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。比如,有位乘客抱着一个大包裹上车,包裹几乎占了一个座位。售票员笑着提醒:“这包裹可不小哦,按规定要额外收一元。”
乘客点点头:“没问题,毕竟它也占了地方嘛。”
另外,有时候公交车上会遇到身材高大但瘦的人,或者矮小但较胖的人,这时售票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判断,不会一刀切。
比如,有一次,一位身高一米九、但特别瘦的大学生上车,售票员微笑着说:“小伙子,你虽然高,但挺瘦的,就收两元吧。”
小伙子笑着说:“谢谢阿姨,这样算确实公平。”
温馨的旅程
公交车缓缓驶过小镇的街道,窗外的风景一一掠过。乘客们聊着天,偶尔还会开玩笑讨论自己的车费,整个车厢里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氛围。
虽然这样的收费方式在外地人看来有些新奇,但小镇的居民们早已习惯,并且觉得这样的规则既合理又有趣。
售票员一边收票,一边和乘客们聊天,她不仅是公交车上的工作人员,更像是大家的朋友,让这趟旅程变得温暖而有趣。